打造出門提醒裝置「LifeBring」

提醒你別忘記帶東西的智慧裝置越來越盛行,但這些產品真正做到「防忘」機制了嗎?還是總在你忘了帶出門後,才發出那似乎是在嘲笑你的提醒呢?迪英佳科技專為健忘一族所打造的出門提醒裝置「LifeBring」,絕對讓你在關上家門前就把東西都帶齊!




藍牙通訊+體感偵測,打造真正「防忘」的智慧裝置

以藍牙通訊為基礎的LifeBring,共有貼在門上的「B-Door」及掛在必帶物品上的「B-Tag」兩項裝置,一個B-Door目前最多可同時感應8個B-Tag, 手機只要透過專屬App即可配對。在用戶準備出門時,B-Door會以體感技術偵測開門動作與B-Tag或手機,只要任何掛著B-Tag的物品沒跟著移動到門邊,門上的B-Door就會發出聲響提醒用戶。

擅長室內定位技術的迪英佳科技,相中物聯網趨勢正熱,決定結合所長切入相關市場,公司成立之初,即以接案提供技術服務來維持營運。因為團隊成員常常在出門後才發現忘了帶重要物品,又觀察到市面上的防忘裝置仍有盲點,為解決切身之痛而有了LifeBring的創意,隨後在今年7月完成產品設計,9月時在群眾募資平台FlyingV上架,贊助者已超過60人,募資金額達新台幣17萬元,接下來將要挑戰更高難度的群眾募資平台Indiegogo,前進國際市場試水溫。「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像被Google收購的Nest還有被三星收購的SmartThings一樣,」創辦人兼執行長羅棨鐘指出,LifeBring將朝著智慧家居中樞的方向發展,下一步將開發語音功能強化提醒服務。
開團打怪拼創業,戰友就是最佳資源

談到創業之路,目前仍在交大攻讀博士的羅棨鐘,回憶起前年聖誕節那天,到台北Demo成果卻被教授計劃案的客戶轟得亂七八糟,結束後立刻衝回新竹請辭這份工作,「就是在壓力大到邊緣的時候,跑去跟老闆說『I quit!』」壓力反而推了他心中醞釀已久的創業夢一把。

從學界開始在室內定位領域深耕10年的羅棨鐘,與實驗室學弟林育萱和幾位現在退居幕後當股東的夥伴,參加國科會第一屆創新創業計劃,隨後再找來另一位學弟張哲賓,去年10月正式成立公司,公司確立朝物聯網應用發展後,曾在大廠擔任產品經理的陳佳盈也加入團隊發揮所長。

這一群夥伴可都是羅棨鐘在線上遊戲的戰友,甚至連辦公室與公司Logo的設計,也是網友們拔刀相助,「年少輕狂做的事現在都成了我的資源,我覺得這群朋友都很厲害!」他相當讚賞這群戰友們的才華,也表示走上創業路後,才深深體會到這些緣份的奧妙之處。

物聯網正要起飛 Thread來得不晚




今年7月15日Nest Labs 、ARM、三星電子等7家業者共組Thread Group,推動新一代無線個人網路通訊協定Thread,著眼於智慧家庭無線感測器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hread技術建構在既有技術上,可成為智慧家庭及物聯網的重要技術。
Thread標榜簡單、安全、可靠與低耗電,具備自我修復功能的網狀網路(Mesh Network),因此不會因單一裝置故障而使整個網路停擺,可讓使用者與開發人員,更方便且安全在低耗電網狀網路中連接超過250個裝置,每個裝置可獨立連接網路及雲端。
常用於智慧家庭的無線網路技術為Zigbee與Z-Wave,皆在物聯網尚未出現時發展出來,因此納入物聯網中會有不少障礙。Zigbee及Z-Wave缺乏互通性,也無法全部支援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網際網路通訊協定第6版),最新版的Zigbee才可支援IPv6,這對訴求萬物皆可連的物聯網有技術上的障礙。


Thread技術不難導入

智慧家庭新創公司Nest Labs,2010年成立,以新科技、新創意投入智慧家庭市場,在智慧家庭市場具高影響力,截至2013年年底,Nest Labs已在美國售出超過100萬套智慧家庭產品。
谷歌(Google)看上Nest Labs,今年初以32億美元購併,將其納入它智慧家庭版圖重要一員。Nest Labs選擇Thread作為智慧家庭無線網路的通訊技術,除突顯Thread技術的優異外,也有助Thread技術在智慧家庭市場的推展,奠定Thread技術在物聯網市場的基礎。
Thread技術推出雖不久,然而是建構在既有的技術上,因此零組件的供應商可很快推出Thread技術零組件,某些Zigbee晶片甚至更改韌體(Firmware)即可使用,因此Thread技術的導入,在供應鏈的障礙不大。
在智慧家庭的應用上,用來偵測家庭內的溫度、濕度、電力等等的感測器是智慧家庭的基礎科技,將眾多的感測器連接到網路上,是智慧家庭應用的重要一環。無線感測器網路不僅在智慧家庭扮演重要角色,在物聯網中也是重要的技術,因此Thread技術除可在智慧家庭中使用外,範疇更廣的物聯網也是Thread可能發揮之處。



智慧家庭市場將躍升

科技及應用環境愈成熟,智慧家庭可望加速成長,2013年全球智慧家庭營業額330億美元,較2012年的230億美元增43.5%,估2018年可躍升到780億美元。
這幾年將是智慧家庭市場高成長期,也是物聯網邁開腳步的時期,因此Thread技術現在問世,可以說是適逢其時,沒有太晚的疑慮。

電視盒子變空:整改令下視頻巨頭換馬甲搶用戶






只需要一個盒子,就能讓普通電視通過WiFi觀看海量視頻和電視直播。近幾年間,改變了傳統收看方式的互聯網電視盒子,快速進駐許多家庭的客廳。然而,這三四個月來,用戶們發現:曾經很出色的功能,正逐步消失。

今年6月以來,廣電總局對互聯網電視盒子下達了一系列越來越嚴厲的“整改令”。從要求停止盒子中提供的電視節目時移和回看功能,到下令關閉各類視頻APP及視頻聚合軟件、互聯網瀏覽器軟件的下載通道,一度風光的電視盒子已經“入冬”。

■走訪

內容大幅減少 盒子市場降溫

一向都是潮流品追隨者的陳穎,去年購買了一個電視盒子,既能看電視直播,又能點播美劇、韓劇等。不過,上周她從外地出差回來,卻發現幾款直播軟件 都不能用了,屏幕上顯示:“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互聯網電視相關管理規範,為用戶提供綠色、健康的服務,將對系統進行升級”。

和陳穎一樣,最近使用電視盒子的用戶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他們發現只要盒子開機聯網,后台就會自動更新升級,然后刪除大量直播軟件,播放記錄也沒有了。

這一切變化,都與廣電總局整頓盒子市場的禁令有關。這些政策的執行,直接導致電視盒子在內容上出現了縮水,功能也打了折扣。

網絡電視盒子視頻源減少,不能看直播、不能回看。內容縮水,盒子市場會隨之降溫嗎?武漢廣埠屯資訊廣場聚集不少出售電視盒子的商家,均表示廣電總局的政策對市場有一定影響。

楊程是國內某電視盒子品牌代理商,他向楚天金報記者透露,市面上的電視盒子分高中低三個檔次,價位從100元到1000元不等,其中以中低檔盒子最 受歡迎。現在電視盒子受到諸多限制,多數顧客來詢問盒子的功能,主要擔心電視類APP遭到強制升級或者下架,原本用來看電視的盒子成了“空”,“現在一 天難賣出去一台,來買的也多數是熟客”。

視頻巨頭換個“馬甲”搶用戶

電視盒子湖北地區代理商李凱(化名)告訴楚天金報記者,全武漢有300多萬家庭,互聯網的覆蓋率超過85%,“按照最保守的估計,也有10%的家庭在使用電視盒子。”

楚天金報記者在走訪廣埠屯資訊廣場時看到,市面上盒子種類少則數十種,多則上百種,几乎各家都打“高清網絡電視機頂盒、不花錢看有線”的標語吸引 顧客。多位盒子經銷商告訴記者,廣電總局雖然“重拳出擊”,但仍有部分電視盒子能保證用戶正常觀看直播、點播。“廣電總局的政策,只是禁止視頻客戶端在電 視上使用,但有的查不到,比如進入優酷視頻,會提示這個應用目前禁止在互聯網電視終端使用,點擊確定后還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上月,各視頻巨頭也紛紛推出 HD、MAX、XL等版本,換個“馬甲”接搶用戶。

由於電視盒子都基於Android系統,關閉的電視直播、取消的回看功能、下架的第三方視頻應用都可借“技術宅”妙手回春。以電視盒子無法觀看電視直播為例,網友“化學心情”就找了一款可以看直播的第三方應用,“裝上這個軟件,就可以收看大部分央視和衛視頻道的節目”。

■觀點

充斥暴力色情內容 山寨盒子需監管

“市場上的電視盒子,最早是山寨品發展起來的,它們本身沒有生內容的能力,只是在硬件上做了盜鏈和聚合。”在代理商李凱看來,盜版、色情、暴力 等視頻內容正在侵蝕客廳文化。一些沒有牌照方授權的電視盒子搶佔市場,一些廠商藉此獲取非法收益,“過去,電視播出內容都是經過了審核的,家長們會很放心 將遙控器交給孩子。伴隨電視盒子的誕生,越來越多不適合的內容進入客廳之后,家庭成員的安全感在降低”。

“這是對市場的一次梳理,但存在一刀切式的誤傷。”在李凱看來,在廣電總局系列“整改令”下,雖然比較嚴厲,可能首先吃虧的是“遵紀守法”的體制內 的正規盒子廠商,游離於體制之外的山寨盒子,暫時仍有其生存的方式和土壤,“互聯網時代,用戶的體驗感早已發生了變化。在廣電總局管制之前,電視盒子半年 就有千萬級的量,增長迅速,這表示用戶有很強的剛性需求。既然能如此受到用戶歡迎,那就有其一定的技術和內容優勢”。

■觀察

廣電有線電視或吸納部分盒子功能

“廣電總局對於盒子的整改令,對有線電視和電視台是一大利好,但這也只是延遲了互聯網對於傳統媒體的攻擊。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不排除很快會出現另一種‘變種’。”在李凱看來,未來,一部分電視盒子正式被併入廣電體系。

“在業內,有一種開玩笑的法:有線電視是正房,其他的都是偏房。”武漢有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告訴楚天金報記者,“電視盒子看起來內容海 量,功能齊全,但本身並不具備取代有線電視的條件。電視盒子對於有線電視的衝擊,是一種技術趨勢,但其終究不是市場的主體。在實況、賽事轉播上,無法做到 和電視台同步,內容傳輸的穩定性也受困於寬頻網絡質量。但從技術來看,這種不成熟的市場品沒有一致的標準,就連樂視、小米、芒果等這些正規軍的標準都不 同,就更不用山寨品了。”

這位負責人同時還表示:“隨有線電視的高清互動化,盒子的許多功能,有線電視也都有,不僅內容豐富,也可以實現點播和回看,逐步實現從單向到雙 向的轉變。”但之所以很多用戶認為有線電視的“互聯網范兒”不足,是因為“目前武漢市場上一半以上都還是標清用戶,因此看電視的模式還和以往一樣單向和單 一”。

“這是一個開放的市場,但並不是沒有行業壁壘的。廣電畢竟處在主體地位,目前,視頻網站也在觀望,廣電總局的一系列整改,正在逐步理清內容播控平 台、運營商和終端的業鏈關係和次序。未來,這片市場也許是藍海。”這位武漢有線負責人,終究,互聯網電視會走上可管可控的軌道。

■鏈 接

據業內人士介紹,互聯網電視盒子最大的特點是,即便你的電視機不具備登錄互聯網的功能,只要與“盒子”連接,通過“盒子”連通互聯網,就相當於有了 一部具有上網功能的電視機。有人比喻,其實“盒子”就是一台沒有屏幕的電腦,一旦它與電視機這塊屏幕連到一起,就完全成了一部可以隨意上網的電腦。

快速便利 利用WiFi打造你的智能家居系統

智能家居就是利用電腦科技、智能手機、無線網絡以及自動控制等技術,將家中各式電器用品整合,以遠端、及時或定時控制與管理,讓家庭生活更智慧、舒適以及有效率。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打造一個智能家居所費不貲,但是隨著網絡科技普及、家電功能不斷擴充,有愈來愈多電器產品可以直接連接網絡。你知道嗎?只要一支智能手機,以及提升家中的無線網絡WiFi速度,就可以簡單打造專屬於自己的數碼家園以及聰明生活。





本文綜合英國《每日郵報》10月8日的報導以及網站的相關資訊,整理以下免費10個方法,讓你也可以打造一個智能家居。


1. 讓家中WiFi飛快:佈置無線網絡環境


如果家中有舊的路由器先不要急著丟掉。舊的路由器可以廢物利用,變成WiFi的中繼站(Repeater)。改頭換面後的舊路由器,不僅可省去購置 WiFi擴展器(Extender)的成本,還可以讓家中每個角落都能收到較強訊號。適用此方法必須配合使用DD-WRT韌體。此外,如果你有Sonos Playbar無線Wi-Fi喇叭,也可以當作一個無線網絡的加強器。





2. 讓家中WiFi飛快:設置最佳頻道值


當你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或是筆記型電腦接上家中的WiFi時,通常在網絡選項中,會出現很多選擇,也就是前後左右,甚至上下樓的鄰居家中的WiFi都入了選項。其實,這些無線信號都會互相干擾,並影響家中的無線網絡信號。


用戶可以登錄路由器的管理頁(一般是http://192.168.1.1),在無線設置裡,將家中的無線頻道以手動方式修改即可,專家建議可多試幾次,直到找到最佳的頻道值(Wireless Channel)。


lifehacker.com建議可以使用WiFi Stumbler或是WiFi Analyzer 軟件,來找出家中路由器的最好頻道。


3. 讓家中WiFi飛快:設置自動重新啟動功能


為路由器設置自動重新啟動,可以透過DD-WRT或是插座定時器,lifehacker.com建議路由器一天可以自動重新啟動一次。一些比較新的路由器可以透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做重新啟動的動作。


4. 讓家中WiFi飛快:重新擺放WiFi的位置


如果希望家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上網,那路由器的擺放位置就相當重要。家中的中心位置,比較可以讓每個地方都收得到無線網路訊號。一般沒有牆壁或是障礙物阻擋,無線網路的訊號也會比較強。如果路由器有天線,就將它拉直;如果可以的話,豎起你的路由器也可以增強無線信號。


5. 智能手機再利用:當家中的閉路電視(Closed-Circuit Television,簡稱CCTV)


你有閒置的智能手機或是平板電腦嗎?它們可以當作一台家用的無線攝像機(IP Webcam),讓你不用額外花一毛錢。無線攝像機擁有直播串流(live stream)的功能,用戶可即時遠端觀看家中老人、嬰孩或是寵物的一舉一動以及其安全。或是將它對向大門,監控房屋周遭的動靜。如果想讓這台無線攝像機視野全面,可以加裝一支旋轉固定架,那就室內室外都可以看得到了。


英國手機博客網站GoMo News,建議以下幾款好用、免費的無線家庭攝像機應用程序:iSitter、Manything home security webcam、Presence(以上是iPhone版本)、IP Webcam(Android版本)。


6. 智能手機再利用:當家中的遙控器


家中有一堆遙控器,搞不清楚哪支遙控器配哪個家電,或是有些遙控器早已壞掉,真傷腦筋。如果你的舊智能手機有紅外線發射功能,請先別丟棄,或是直接利用手邊的智能手機,只要下載相關應用程序,你的舊手機就能搖身一變,成為一支萬用的紅外線遙控器,遙控電視、機上盒、家庭劇院、冷氣機、DVD以及其它家電等等。


建議應用程序有:Logitech Harmony Smart Control、Smart TV Remote(只支援三星電視)或是遙控精靈。


7. 智能手機再利用:當家中的電話


智能手機下載免費通話應用程序,如Google Voice、WhatsApp、Skype、FaceTime、Line或是Facebook Messenger等,並使用這些軟件和親友通話,可看到對方表情、影像,還可以省下一筆龐大的長途或是國際通話開支。


8. 將家中高傳真音響連上網絡


許多使用者可能都不清楚最新上市的智能電視和高傳真(High Fidelity,簡稱Hi-Fi)音響都擁有音樂串流服務,比如瑞典的Spotify音樂平台。Spotify是線上音樂軟件平台,不僅提供合法的正版音樂,而且還可以無限暢聽全球音樂。


智能音響品牌——Sonos的無線Hi-Fi音樂系統讓用戶只需壓下一個按鈕,就可以從Google Music或是法國在線音樂分享網站Deezer上聽音樂,還可以讓用戶直接連上全世界的廣播電台。利用智能手機的藍牙功能或是蘋果的AirPlay,還可以無線播放音樂。


9. 智能手機再利用:當音樂播放器


沒有Spotify或是Sonos嗎?沒關係,你也不用擔心容量不夠、不用一直換CD片,智能手機可以連續播放很多首音樂。只要家中有3.5mm的音訊輸入孔,一條兩端都是3.5mm的音訊線一端連接至手機、一端連至音響設備,就可以讓你享受家庭劇院般的音質。


10. 利用IFTTT讓生活更聰明



IFTTT(If This Then That)是一種自動化網絡服務,使用者可以設定想要的條件及相對應的動作,一旦某個網絡服務滿足條件,就會觸發另一個網絡服務的反應。IFTTT應用程序使用相當簡易、有趣,而且完全免費,如設定「假如收到A的電子郵件時,就打開書房的電燈」。

手勢操控不是夢,智慧指環讓一切成真


手指一揮,就能打開電燈和電視。碰到新朋友,只需要比劃手勢,就能馬上交換彼此的聯絡方式。過去這些場景也許只存在科幻電影裡,不過,由日本新創公司Logbar開發的智慧指環「Ring」將能讓夢想成真。





Ring去年11月曾在TechCrunch Tokyo 2013創業競賽中獲獎,今年4月在Kickstarter上成功募資近90萬美元,遠遠超過原訂目標的25萬美元。本月起正式在官網上販售,每只售價269.99美元,日本國內運費15美元。


透過藍芽與手機連結,Ring讓使用者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手勢操作音樂、拍照、將所在地或照片上傳到Twitter和Facebook等社群平台上,甚至是控制家電開關等。此外,Logbar創辦人吉田卓郎接受TechCrunch Japan採訪時表示,Ring也可以跟Google Glass連結。例如想知道未來的天氣狀況時,只要用手指畫出太陽的形狀,不需要額外說任何指令,Google Glass就會告訴你天氣預測。吉田卓郎說,「我們希望人們可以好好享受Ring帶來的全新生活方式。說到手勢操控裝置,大家可能會想到Leap Motion或Kinect,不過這些都只強調功能性。而我們想做的是將『一個手勢操控周遭事物』這樣非常簡單的生活方式介紹給每個人。」


Ring使用的是鋰離子電池,每次充電需3小時,充電後大約可以連續使用1到3天,待機時間約18天。依指圍大小不同,分成S、M、L和XL四種尺寸,重量則從14公克到20公克不等。

深圳──造富神話的城市



[2014年10月號雜誌精選] 深圳,過去的山寨之都,現在的硬體創業新樂園!不變的是,人對創富神話的追尋,變的是,這個城市成熟了。當外界看他們一頭熱搶進智慧硬體,但圈子裡已經在預判泡沫化何時來到,它走過躁動的青春期,懂得沉澱反思。


深圳羅湖區的地王大廈旁,站立一棟外型流線時髦、高達442公尺的摩天大樓──京基100,近幾年,深圳的變化,不僅僅是當地人口中的地標從地王大廈變成了京基100,科技圈也不再聊手機、平板,取而代之的是互聯網、創客(Maker)、智能硬件。

中國媒體將深圳稱做「創客界的好萊塢」,或許有些過度吹捧,但在這一波硬體復興趨勢下,深圳確實再成為焦點,原因就在其硬體製造背景,從過去的MP3、山寨手機,造就深圳華強北享有中國電子第一街的美譽,再到近期的白牌平板,它靠著完整供應鏈體系、快速、低成本,在全球出貨占有高市占率。

親身經歷山寨手機從輝煌到衰敗過程的睿祺智尚副總經理劉紫進回憶,2007、2008年只要揹個包就能做生意,到華強北批山寨手機去賣,「一年賺100、200萬人民幣都沒問題!」當時因山寨機致富不是神話,而是你或周圍朋友的真實案例。

山寨練兵,為創業土壤注入養分

全盛時期的華強北,一個小小櫃台單月租金5萬人民幣,今年8月再走進華強北的某間數碼廣場,攤位冷清,一張小店面的出租單上寫著「租半年送半年」。6年,山寨手機市場徹底玩爛。

當沒有了生存空間,許多業者尋求轉型,恰巧全球開始布局物聯網、穿戴裝置,而且中國創業風氣愈發興盛,當這三點交會時,深圳,成為全球硬體創業者的新天堂。過去,山寨是深圳最沉重的標籤,但山寨時期累積下來的製造能力、供應鏈,其實是深圳創業土壤最重要的養分。

麥開創辦人李曉亮從事家電銷售多年,有行業經驗又懂產品外觀設計,唯獨不熟硬體跟製造,為了尋找好的供應鏈夥伴,兩年前從成都跑到深圳創業。而且他自己就見過至少兩個團隊,從北京整個搬到深圳。

「硬體生態是北京沒有的!」像是麥開設計的Cuptime智能水杯,開模、加工、組裝都在深圳搞定,而且代工廠還跟醫療設備歐姆龍同一家。位在東莞的供應鏈,車程通常在1小時以內。因此,不少歐美新創團隊到深圳,就是相中其供應鏈完整以及成本優勢。

開發智慧手環的新我創辦人高磊也是將團隊從北京搬到深圳。他回憶,2012年幾乎所有資源都接觸不到,包括人才、供應鏈,2013年情況好轉,開始找得到志同道合的人,2014年多數產品量產、進入市場,而且當地供應鏈、中大型代工廠也開始願意合作,更帶動了深圳的智慧硬體創業熱度。

熱潮下的反思,泡沫化即將到來

深圳,不僅是充滿造富色彩的城市,也是極具衝勁、快速發展的城市。根據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資料,2012年深圳人均年齡只有28歲,2013年雖提高到33.6歲,但仍屬於年輕人城市。極致生活創辦人鄧舸就笑說,他自己加入的足球隊,大夥談的話題就是創業,個個想賺快錢,這就是深圳。

智慧硬體奠基於物聯網概念,應用範圍廣泛,但需要長時間布局,讓消費者接受且願意採用。深圳一窩蜂搶進智慧硬體市場,不僅創業者熱,投資者也興致勃勃,「好一點的團隊基本上不缺投資,很多投資機構都搶著要碰面。」星盤科技創辦人易虎說。

不過或許是曾經的山寨手機市場崩盤前車之鑑,又或者是城市的人均年齡成熟了,面對這波創業潮,不少圈子內的創業者或是產業人士顯得相對沉穩,甚至認為即將泡沫化。

萬物新生創辦人徐維說得更直白:「現在其實已經有一點泡沫的感覺。」去年大家都是在做手環、手錶,但到目前都沒有解決Must have的需求問題。

對於泡沫化,易虎也認為,「每一個時代都會經歷泡沫。」不過他選擇以較正面的態度面對問題,他說智慧硬體跟手機的生態不一樣,從iPhone問世後,手機就固定了長相,各家產品的差異化不大,市場最終只能往大廠集中。

但是智慧硬體的領域極廣,有許多分眾應用領域值得開發,GoPro就是最佳案例。市場接受的確要時間,但成熟後,進化速度就會非常快。他大笑說:「在深圳都是在想怎麼活下去,以及怎麼讓別人活不下去!」新創團隊只要想好規避風險,度過泡沫化,就離成功近了好一大步。

深圳創業資源

》民間
柴火創客空間
TechSpace
Haxlr8r
大孵化器
Seeed Studio

》企業
睿創空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發起)
英特爾智慧硬體創新中心
華強雲谷
騰訊內部創新孵化器

》政府
南山區科創中心
羅湖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
中科院育成中心
深圳高新區生物孵化器

大陸新媒體市場 商機無限

隨著網路科技進步,造就了視頻新媒體的一股新洪流,更打破了傳統電視和網路電視的界限。可從電視媒體正全面朝向數位化視頻媒體發展看出端倪。尤其是在2013年後的中國大陸市場,這個衝擊與改變,會對整個傳媒產業環境帶來重大變革,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市場資金,從傳統媒體轉向數位新媒體的產業鏈。


內容必須可受管控



新媒體除了將影音數位化,大幅提升收看品質外,其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差異,在於新媒體具備「時移」功能,讓用戶能夠隨心所欲,自由觀看電視節目,並可提供無限的頻道數量、豐富的視頻內容和增值的應用服務,是改變用戶收視習慣的一場革命。收視選擇權百分百交給了收視戶,收視戶透過互動點選之機制,依照自己的收視需求及喜好,選擇欲收看之節目,且不受時間、地點之限制,收視費用也更加合理化。

但對大陸「新媒體」市場而言,內容是必須可受「管控」的,因此,相對於國外的模式,大陸的新媒體政策,對產業發展就有著深刻的影響。大陸廣電當局採取了牌照制度,以便「管控」內容。大陸廣電總局於2011年,針對當時快速發展的網路電視和盒子之影音內容(OTT服務),發出廣電第181號文,規定只有取得廣電許可牌照的企業,才可經營網路影音內容服務,在當時共計有7家業者取得牌照。181號文明確規定,網路電視和盒子等終端,必須獲得牌照商的內容監控,即所有內容必須在牌照商的集成播空平台下播出。

可是,大陸廣電總局最近會再次重申對181號文的執法命令,甚至通令網路電視或機上盒的「電視端APP」全數下架,其目的就是要對廣播電視之內容「可管可控」做到滴水不漏。

因為廣電總局對於牌照方的APP,都是連結到內容供應商端,能否做到「可管可控」,其實是有很大的質疑!說白了,當影音內容服務是放置在內容供應商端之機房及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內容傳遞網路或內容分發網路),就算牌照方可事先審查內容,也不能完全防堵非法之影音內容入侵。要做到真正的「可管可控」,需要將影音內容服務放置在牌照方之機房,而非透過連結。

筆者為兒童教育內容供應商,自2010年開始經營大陸新媒體市場以來,目前已與大陸牌照方及大陸新媒體產業中具代表性之企業穩定合作中,目前已擁有約25萬訂閱收視戶。也因如此,筆者充分感受到大陸新媒體整體產業鏈之蓬勃發展,及大陸政府為邁向全面數位化,運用政令全面推動,其執行之魄力與決心。

大陸廣電的媒體政策是強勢的,它要的是一個可受管制、可受監督的安全機制!我們不能用在自由民主體制下之思維來評斷大陸新媒體的市場發展,並認為這是大陸新媒體發展的警訊。

依循大陸模式發展

大陸新媒體市場如此龐大,所產生之經濟效益絕不容小覷,若能認同並依循大陸專屬的國情模式(畢竟,大陸擁有14億人口,人民文化及生活水平落差相當大,大陸政府必須完全杜絕「非法及汙染之影音內容」),方能協助企業能否在大陸順利發展,並占有一席之地,當然,大陸新媒體產業所帶動之經濟規模,更是不言而喻!(作者為大陸音象兒童數位教育董事長)

智慧穿戴市場開打,7大品牌商各出奇招

華碩

(1)智慧手錶ZenWatch

ZenWatch 在外觀上避開了圓形的設計,採用1.63英寸顯示屏,運行Android Wear操作系統。當ZenWatch與ASUS ZenUI健康應用一起使用時,ZenWatch便能成為一個個人健康管理系統,可以測量消耗的卡路里、步伐、心臟速率和運動強度等等。


百度


(1)BaiduEye


BaiduEye是今天百度世界大會上發表的一款可穿戴智慧硬體。它不是眼鏡,更像是把眼鏡反著戴上,所以我們也不知道叫它什麼好,只能叫BaiduEye了。它和Google Glass之間最大的相同點就是都需要和手機配對才能正常工作。BaiduEye搭載了兩塊陀螺儀,一塊在腦後用於監測頭部運動,一塊用於檢測觸控動作;前方是一顆攝影鏡頭和紅外線發射器,剩下最重要的就是語音識別模組。



BaiduEye的電池容量百度還沒有公佈,但是產品經理透露和Google Glass的570mAh大致相符。如果連續使用可以續航兩三個小時,也大致是女性在一家商場逛街時間的上限。


(2)筷搜


百度筷搜變成了一個「套裝」,包括筷子與筷座。筷子本身整合了三個常規傳感器:測pH值、測溫度、測TPM值,這些檢測都有很成熟的便攜檢測設備,百度只是用無線方式將檢測數據傳到手機上,而且輸出顯示用模糊的字眼(優、良、差)來掩蓋數據不準確的現實。僅測這三個指標,難以滿足市場對筷搜的性能預期,所以這次新筷搜的突破部分是一個筷座,這個筷座其實是一個NIR(近紅外)光譜儀,最誇張之處在於號稱可以區分「蘋果是美國產的、桃子是北京平谷的」。




簡單地說,百度新筷搜有四大功能:1、測食用油品質;2、測pH值;3、測水果品種、產地、熱量與維生素;4、測溫度。


(3)兒童智慧防丟鞋


百度和361°集團宣布將共同研發數位智慧產品,其中基於安全領域的兒童智慧防丟鞋便是其中的首款產品,最快將於今年年底上市。


在產品方面,百度主要負責相關App的開發以及在雲端數據的記錄、分析。而361°則更多專注鞋子的製造以及硬體的開發。之後,雙方還將根據計劃陸續推出其他的智慧硬體產品。
HTC


(1)WWY & CWZ


HTC 的兩款智慧型手錶產品在內部的代號分別為「WWY」和「CWZ」。



前者分辨率為320x100 的1.8英寸螢幕,100mAh容量電池。應該是屬於同Gear Fit類似的狹長設計。而後者目前並未出現相關準確的消息,只確定會是Android Wear的第二批成員,將於今年9月率先在台灣銷售。

三星


(1)智慧手錶Gear S


Gear S採用了2英寸的曲面螢幕,分為普通版和水晶版兩種。主要的操作方式是向上、下、左、右的滑動來操作。Gear S 支持SIM卡,意味著這是一款與手機同樣重要的設備,它能接打電話、收發郵件等此前已經在其他智慧手錶上所熟知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Gear S 還支持紫外線測量、計步以及心率監測。


(2)智慧眼鏡Gear VR


Gear VR則是三星與Oculus合作推出的一款虛擬現實設備,將GALAXY Note 4置入其中,即可進行諸如玩虛擬現實遊戲、看超寬銀幕電影等類似的娛樂活動。Gear VR在設備側面也設置了觸控區域,方便進行對設備的控制。
索尼


(1)智慧手錶SmartWatch 3


搭載了1.63英寸,分辨率為320x320的螢幕,4GB儲存空間和Android Wear操作系統。SmartWatch 3採用了IP68規格的三防設計,佩戴後感覺和配飾一樣。這款產品都將在今年秋季上市。




(2)智慧手錶SmartBand Talk


採用了弧形柔性E-Ink電子墨水顯示企,支持語音通話。目前僅提供黑和白兩種顏色,售價為159 歐元。這款產品都將在今年秋季上市。
Intel


(1)智慧手環MICA


MICA由Opening Ceremony 時尚機構設計,配備了一塊1.6英寸的藍寶石曲面螢幕,主要針對高端女性配件市場,MICA將在紐約Barneys精品商店出售,價格將低於1000美元。



在功能上,MICA 提供提醒、通知功能,這包括訊息、日曆、會議提醒等。此外,它的雙向無線數據通訊功能可以讓用戶無需匹配智慧型手機即可直接通話。MICA將有兩種款式,一種具有黑色水蛇皮外觀,搭配珍珠、青金石,另外一款是白色水蛇皮外觀,鑲嵌了虎眼石和黑曜石,Intel計劃在10月公佈MICA的更多細節。
LG


(1)G Watch 2


相比第一代產品,第二代G Watch R最大的改變就是同樣採用了類Moto 360一樣的圓形錶盤設計,G Watch R的螢幕採用了1.3英寸OLED面板,能夠獲得100%的手錶顯示面積。在配置參數上,G Watch R配備了1.2 GHz的Snapdragon處理器,512MB內存,4GB內置儲存,此外這款產品還裝備了心率傳感器,未來將會推出配套的健康和健身應用。

華碩ZenWatch




柏林消費性電子展(IFA)即將開展,一線大廠全搶在展前召開記者會,秀出秘密武器,其中華碩ZenWatch終於亮相,並宣布售價199歐元,約7900元台幣。產品定位屬於中高階市場,要走一條不同於小米手環低價的路線。





ZenWatch由華碩設計中心操刀,曲面玻璃表面搭配金屬機構、以及皮革錶帶,對比小米手環的塑膠材質,ZenWatch明顯質感較高,實際的應用功能也較多。華碩設計中心副總裁楊明晉(Mitch Yang)表示,華碩想要提供無縫的聯網生活,時尚感則是設計的中心思想,ZenWatch將是智慧手機聰明配件。

從ZenWatch的功能來看,產品定位偏向訴求商務人士、年齡層較高的消費者,除了可以拍照,來電顯示,當然也少不了健康的功能,能測量並記錄心跳,同時支持Google Map,此外,ZenWatch也可以作為工作簡報時的控制器,朝用戶的行程助理發展,售價199歐元。

Sony也投靠Android Wear陣營





各廠在今年IFA展場競爭激烈,日本代表之一Sony不僅推出旗下旗艦手機升級版,更一舉推出兩款穿戴裝置SmartWatch 3跟SmartBand Talk,加入Android系統的智慧手錶市場大戰。





過去,Sony早已推出幾款智慧穿戴裝置,然而SmartWatch 3卻是Sony第一款搭載Android Wear軟體的產品。外媒Gigaom認為,這次之舉,多少反映了Sony在穿戴裝置軟體開發的壓力。


SmartWatch 3搭載1.6吋、320x320顯示螢幕,內建GPS,預計售價230歐元。而SmartBand Talk則搭載1.4吋、288x128的彎曲型電子墨螢幕,用來提醒郵件、簡訊收發訊息,也能以藍牙進行通話,預計售價160歐元。兩款裝置皆具備IP68防水規格,也內建Sony的lifelogging生活記錄應用軟體。



今年初才發表Z2手機的Sony,短時間內又推出升級款Z3,維持5.2吋螢幕、後鏡頭2070萬畫素、防水等規格,但在外形上則做出些微變化,手機四邊角落套上鋁邊框,並且更加圓滑。


此外,Z3的處理器升級為2.5GHz高通Snapdragon 801,背蓋相機也改為更加廣角的25mm、ISO 12800高感光鏡頭,增加相片拍攝品質。Z3預計今年秋天上市。

智慧型手機真的打敗了所有的行動裝置嗎 ?



多螢時代來臨,Millward Brown發佈2014年AdReaction研究,發現台灣人平均每天會花8.5個小時使用電視、筆電、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等跨螢幕裝置。另外,根據資策會FIND 2014年公布的《臺灣新媒體多螢收視行為研究》,29.9%的家庭在收看電視的同時,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


然而,Millward Brown研究中最有趣的其中一個發現是,擁有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的多螢使用者族群中,智慧型手機在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成為每日使用時數最長的螢幕。


Millward Brown更針對全球32國家,調查1萬2000名16至44歲的多螢使用者的多螢幕使用行為,探討消費者對於多螢幕裝置數位廣告的接受度。Millward Brown港台媒體與數字總監梁曉芸表示,「儘管我們直覺知道人們花費愈來愈多的時間使用不同的螢幕及設備,仍必須更了解消費者行為。」


以台灣來說,平均每日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數已成為世界第一,長達197分鐘,比全球消費者平均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還多出55分鐘。梁曉芸指出,「台灣市場快速成長,各種媒體的使用也不斷變化,消費者使用多螢幕的頻率也高於其他地區,品牌應該更注重整合跨螢幕行銷策略。」


有些使用者喜歡在看電視時同時使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其中有50%使用者在播放廣告時打發時間,比全球平均的42%還要高。另外,有34%使用者是透過社群媒體與朋友保持聯絡,有21%的使用者會上網搜尋與電視節目相關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是,有32%的人使用者表示,「電視節目枯燥乏味,無法引起興趣」,其他市場只有29%的人覺得電視節目無聊。


梁曉芸指出,「AdReaction 的結果反映與消費者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多,行銷人員可以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機制,為對話提供更好的條件和環境。」


跨媒體研究(CrossMedia Research™)顯示,整合性的行銷溝通能夠協同發揮多種傳播管道的優勢,增加品牌影響力。關鍵是要發揮管道的交叉和銜接效應,讓品牌體驗最大化。」有許多訊息在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梁曉芸提醒,要把握傳播重點的一致性。她說:「不能用亂槍打馬式的多媒體策略,行銷人員必須比以往更加重視平衡多重對話的機會。」

麥當勞NFC行動支付服務,讓消費者快速下單



根據美國科技部落格9to5Mac的報導,速食業龍頭麥當勞最近正積極推動行動支付這項新服務。消息來源指出,美國境內的許多麥當勞門市,在本週都紛紛收到一份內部備忘錄,上頭記載著這家餐飲集團即將於9月15日推出支援近場通訊(NFC)的行動支付平台。


備忘錄指出,麥當勞的員工需在9月15日(星期一)之前,接受相關的培訓。自然,行動支付所需安裝的相關硬體設施,也已經開始在美國麥當勞各大門市進行安裝和測試。


據了解,這個計畫似乎是麥當勞集團的既定政策,並非只是單獨針對iPhone 6所新增的服務,而是一套支援NFC標準的跨平台行動支付服務。此舉,自然也可視為麥當勞集團積極擁抱行動市場的開端。


事實上,麥當勞早就計畫在美國境內超過1萬4千個據點進行試驗,允許用戶在任何地方直接下單,然後再到店中領取餐點。今年6月,該公司選定了美國22個地區的門市,先行小規模的行動支付試驗。當客戶開車駛近餐廳門市時,只需使用McD Ordering這個App(連結客戶的信用卡或記帳卡)來掃描QR code,就可以立刻進行消費。


未來,這項新服務項目很可能會在全美國加快推廣的腳步,讓消費者更能夠享受行動消費的便利。而隨著支援NFC的智慧型手機愈發普遍,也將帶動行動支付的熱潮!

智慧城市展 獲金質獎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日前所舉辦的「臺灣會展獎」展覽獎日前公布,台北市電腦公會匯集產業界的力量,共同舉辦臺灣首屆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的展覽,以跨業、跨域軟硬體產品的整合解決方案作為展覽主軸,獲得2014年乙類金質獎的殊榮。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到2050年全球將有70%的人口朝城市集中,因此如何借助ICT產品應用解決城市問題,是「智慧城市」最重要議題。




「2015年智慧城市展」將於明(2015)年1月20日至23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辦,將以「探索物聯網新世界」為主題。物聯網不僅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口中下一個big thing,ICT產業現今最熱門的話題,更是未來智慧城市成形的重要力量之一;包含IBM、大同、中華電信、台灣地理資訊中心、研華、華碩雲端、工研院等協辦廠商,都將與公會共同舉辦展覽、專業論壇、創新應用獎及實境展示等4大主軸活動。相關訊息可上網址:smartcity.org.tw。

從Google TV到Android TV,看Google如何修正進攻客廳娛樂大計




當你在矽谷Mountain View眾多的科技公司中遊走,忽然發現前方出現大批的彩色自行車在加州明豔的陽光下熠熠生輝,你就知道已經來到了科技巨頭Google的地界。近日,鈦媒體記者專程探班Google矽谷總部,對日前爭議與懸疑最大的Google TV,做了更全面的了解。由於涉及諸多獨家和暫時保密的內容,內部採訪對象最後選擇了不願具名的方式,向鈦媒體獨家解析了Google在智慧電視領域的真實戰略思路。


在鈦媒體整個採訪中也發現,此前外界對於Google放棄Google TV的判斷或許是一種誤讀,在Google看來,與其說放棄不如說是修正,在一系列的調整戰略中,讓智慧電視操作系統回歸到Android主流演進主線是當務之急。從Google TV到Android TV,這正是Google的回歸之路。


今年6月底的Google I/O大會上,Google發表發布了最新智慧電視平台「Android TV」,從最初試水Google TV的失敗,到輕量化產品Chromecast不俗的市場反響,再到最近發布「Android TV」的再起航,Google的智慧的智能電視佈局可謂一波三折。


受訪Google相關負責人士認為,最新的Android TV不僅已經吸取了Google TV操作過於復雜的教訓,簡化和標準化了UI以及開發工具,更重要的是,其智慧電視操作系統已從Google TV階段僅停留在Android 3.2版本,目前已經再次回歸到了Android演進的主線上。


「今後,Android TV將跟隨Android操作系統不斷演進,從目前的Kitkat到下一代的Android L,回到演進主幹線的Android TV將充分利用主系統的各種數據、應用等資源優勢,有利於其後續更快發展。」


更多請看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3604